網頁

顯示具有 開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開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拆解噴霧消毒槍的構造(內含微型空壓機?)

 

  時間一晃眼過去,COVID-19的疫情也已經延燒了將近快三年的時間,而最近剛好在台灣疫情的高峰階段,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盡可能做好防護,並保持平常心。

  也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個消毒槍最近還算蠻火紅的,因為比起用手動的噴槍來說,這種霧化的效果更好,同時也不用一直用手按壓,蠻適合一些營業場所使用的。而我基於好奇心,在第一時間拿到後我就決定把它拆解,看看它到底是透過甚麼原理去運作的。


  拆開後其實我蠻驚訝的(把螺絲全部卸下就能打開,沒有特別的卡榫),因為整個消毒槍拿起來其實不輕,結果原來是它的外殼就佔了不少的重量(真的蠻厚實的),而內部主要由4個部件所組成,分別是一顆鋰電池(應該是14500的規格)、充電兼控制板、空壓馬達、噴霧頭總成。


首先是控制板的部分,沒甚麼好看的其實(因為我不是電子本科所以也分析不了什麼),而唯一一顆的控制按鈕就是在LOW、HIGH以及關閉這之間切換而已,也沒甚麼特別之處,有些高檔的消毒槍好像有多一個開關可以切斷電源,避免誤觸。



  在噴頭的部分挺有意思的(噴頭等等再說),因為很多人會稱呼為這是紫外線消毒槍,但是真正在殺菌的燈光波段大多落於UVC的階段(約100~280nm),在這裡有個問題是UVC的燈珠目前而言價格仍相當高昂,同時紫外線殺菌不可能這樣短短幾秒掃過去就有殺菌的功能(如果是這樣,那飯店消毒就不需要花費一堆酒精或消毒水了,直接拿個燈在房間內照一段時間就好了)。
  因此這種幾百元的消毒槍說真的,大概就只是藍光LED而已,好處是在噴霧時搭配上藍光,一整個很有消毒的儀式感XD?


  我覺得這個消毒槍比較重要的部分還是噴頭的部分,我本來以為它是單純把加壓空氣送入下方的液體瓶之後,然後通過噴頭而達成霧化。然而它在噴頭的部分是分成兩路的結構,一條是液體從瓶身透過壓力輸出,而下圖紅圈處的部分則是另一路會送出加壓空氣,混合後噴出使得霧化的效果更好


  而那個馬達就很有意思了,我真的想不到有這麼小的空壓機,下圖的三個活塞是一體成形的一個膜片,然後右邊那個應該是單向閥的結構,三個活塞室往復壓縮達成輸出壓縮空氣的目的,這是類似於汽車冷氣壓縮機的柱塞泵結構轉化而來的。


  在柱塞泵的後方長成這樣,馬達軸接有一個偏心輪帶動右側白色的三角柱塞泵,雖然柱塞泵的容積不大,但是實際運轉時馬達轉速蠻高的,所以還是會有一定的壓力輸出。只是這種設計的使用壽命能多久我就不太知道了,會不會用沒多久膜片就破裂故障呢?(後面想想這種馬達大量應用在許多微型空壓場合,應該是經過蠻長時間的驗證了,我想不會有問題才是)


  在運作過程能看到膜片快速的運作,以達成往復壓縮的目的,這種馬達似乎常用於血壓計/打氣泵(養魚的那種)或打氣機馬達,也難怪能把消毒槍的價格壓的這麼低,因為這算是大量製造的標準品了。


  透過拆解可以看到整個消毒槍的內部構造並不複雜,而且通過加壓的方式可以將各式各樣的液體霧化。不過也因為霧化的關係,就需要注意使用的消毒液是哪一種的,最近有一部電影叫做空氣殺人,就是在敘說廠商使用了錯誤的殺菌劑,使得相當多的國民吸入導致肺部受損(本來是為了殺菌的,反而造成身體傷害)。

  我個人目前是單純使用酒精而已(因為我想說都能喝了應該不會吸到受傷XD),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碰上高熱、火源或是有火花之處,以免造成燃燒爆炸的問題,因為消毒槍噴出來的粒徑確實比較細緻,霧化的效果也比手壓式的噴瓶更好,所以需要多加留意。

  最後還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大家就不用過著這樣整天人心惶惶、包的緊緊又整天消毒來消毒去的日子了。

TP-Link Tapo P100 迷你型Wi-Fi智慧插座開箱



其實在很久以前我就對這種雲端插座相當有興趣了。
但是在過去不是價格高昂,就是不知道哪個地方生產的插座(白牌),總是讓人有點擔心。
要不就是工作可負載的電流不夠,很難以應用在我的印表機上。

直到看到這款迷你型的雲端插座,簡直是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它有幾個相當大的優點
1.有實體開關可以輕觸開啟或關閉(這樣就不需要只能靠手機才能開關)
2.負荷電流高(可以到達10A,雖然不建議長時間這樣)
3.待機耗電低(我用電功計測不出待機瓦數)
4.APP蠻簡單好用的,而且穩定性很高
5.可以設定排程;計時器(計時器這點我很需要,可以設定我的光固化燈照射時間)
6.可以搭配Google以及amazon語音控制(雖然我個人沒用到)



其實這個產品照片也沒什麼重點,因為真的就是一顆插頭而已。體積沒有到很大,但是畢竟是三孔插座,如果你同時需要在一個插座上用兩顆這種開關可能就要另外買延長線來避開,不然就是參考它們的另外一款產品HS105(可是價格貴上不少)。



三孔插座,同時還有許多安規認證。之前我本來想自己設計雲端插座開關,但是做出來一大顆又不好用,穩定性還很差(還有危險),最後看到這種價格,二話不說馬上就買下去了。



同時待機耗電測不出,這點可以確保長時間用也不會增加額外耗電。



APP的介面相當簡單,同時它這個產品是用藍芽配對後再輸入WiFi密碼,所以配對很簡單、快速。(截止今日,APP的評價高達4.7顆星,算是相當不錯了)



目前產品並沒有很多,不過這不是我在意的XD



配對後可以看到,除了上方的開關鈕之外,還有排程、不在家以及倒數計時器的功能。



排程的功能可以用在例如像招牌燈、澆水器等應用,定時開啟或關閉。(不過本產品不可以用在戶外喔!)




這個不在家功能雖然我用不到,但也算是一個蠻貼心的小設計!可以隨機進行開關,營造出"家裡有大人,不要闖空門"的假象XD



而計時器模式,這個在中文翻譯上有點問題,如果下方的"開關智慧型插座"打開,則是在倒數結束到的時候"開啟開關";如果不打開,則是倒數結束後關閉開關。
這點在字面上可能還需要稍作修改一下比較洽當。



另外它還可以將設備分享給別人,就可以達到全家人都可以共用的需求了,這點相當貼心。



另外對於寢室的用途,它還有LED狀態燈的開關。
這一點我真的非常非常感動,因為有些人在睡覺的時候,對一顆小LED燈的亮度都相當的敏感,它也可以設定關閉,或是晚上時關閉。



語音控制的功能因為我沒有使用,所以並沒有去嘗試。但是官方的說法,是支援Google以及amazon這兩家語音助理的。

這顆插座我覺得最大的強項就是在價格,以及簡單、貼心的APP程式。
若有這方面的需求,我覺得真的相當值得購入,算是相當的便宜實惠。

小米溫濕監測電子鐘開箱


這次要開箱的是小米的溫溼度電子鐘,因為在台灣沒有發售的關係,只能從網購取得。
當初會買這個電子鐘主要是因為它是電子紙螢幕,我從以前就很喜歡電子紙螢幕所顯示出來的質感,很像..假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我喜歡電子紙的質感)。

電子紙假到甚麼程度呢?
當時它害我打開包裝時,以為上面有貼一層模擬顯示時間的薄模,我還想把它摳下來。
結果想不到把它後面的電池塑膠檔片抽掉,它就自己刷新正確的時間了。


它會自己刷新正確時間?
自動刷新正確時間這一點真的是讓我超級驚訝,因為我的米家APP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怎麼樣都沒辦法跟這個時鐘連線,我明明已經切換到大陸地區,也不見網路上其它的開箱文有找不到裝置的問題(好像要搭配智慧網關?)。當初一直很怕它是不是透過APP來刷新時間,結果竟然在沒有連線的情況下,它時間還是不斷地保持正確的狀態。(最多誤差1分鐘內)

不過算了,我還真不需要連線到手機上看溫濕度。
只是我到現在還是查不到它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刷新時間。

還記得那時候為了做一個掛在牆上的數位鐘,還用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模組。
耗電、複雜又沒辦法自己校時。(搞得好像在做炸彈一樣)



結果花個幾百塊就搞定了,兩顆鈕扣電池可以撐一年的樣子。
又好看、又會自己更新時間、又省電

我當初到底在做甚麼阿.....

南部人必備 Coway AP-1009CH 空氣清淨機 使用心得


講到空汙這件事情就蠻悲傷的,我相信許多住在台灣中南部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觸。
每當到冬天的時候鼻子及眼睛就痛到一個不行,沒有戴口罩根本就受不了。

這種事情也難以改善,我們能做的只有出門戴上口罩。
而在家就要靠我們的空氣清淨機來處理了。
(小時候根本就沒有看過這種電器呢.....)

今天我要講的是來自韓國的Coway AP-1009CH這台空氣清淨機,在我使用約一年多的心得。
這台機器整體來說還蠻簡約的,外型也不錯看,擺在家裡也是一個蠻不錯的裝飾品。



如果真的要說機體上的缺點,大概就是他的重心比較不穩一些(我猜測是底座面積比較小)。
所以導致如果不小心撞到的話有可能會倒下來。



我會購買這台的主因也是因為它有空氣偵測的感測器,可以告訴你目前房間的空氣狀態。
同時它也會依據空氣狀態去調節轉速,進一步達到省電的效果。



總共有三層濾網,分別為水洗前置濾網(就是冷氣機的那種)、活性碳除臭濾網以及HEPA濾網,建議更換時間是活性碳1年以及HEPA 3年,不過我覺得這個數據實在太漂亮了。



因為根據我的經驗,用不到半年活性碳濾網就變成這樣了,這簡直太小看南部的空氣了。



不過其實我自己用到現在只更換過1次HEPA濾網,活性碳的大概換了4次(一年內)。
畢竟濾網也是成本之一,所以我都去外面找副廠的來更換,因為我覺得濾網這種東西都大同小異就是。

而更換的時機大概是看到機器要花很長時間才會變成藍燈時,我才會更換。
雖然這台機器有濾網更換提示,但我不知道它是用甚麼依據去計算的(時間?),所以我還是看心情再換的就是。



像這幾天回家一開房門肯定都是亮紅燈的(汙染最嚴重),幸好它具有風速調節功能,大概5~10分鐘內就可以把空氣降為藍燈了。



像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會用比較厚重的被子,往往會有很多棉絮之類的,它也可以輕鬆的把它吸附起來。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耗電數據,基本上我量測在藍燈的狀態下大約3~4W的耗電量左右,如果以開一個月不停機來說,大約會耗電3度左右,以一度電3塊來算也不到10塊錢。
雖然紅燈的時候會飆到25W,但說實話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是藍燈,所以往上飆的時候耗電量其實能忽略不計就是。

之前我出門前還會把它關掉,回家時再開。
不過後面想一想真的沒啥必要就是(除非是長時間出門)。



另外最後要講的一個小缺點就是它的指示燈實在是太亮了,就算它有關閉監控燈的功能,但是上方的按鈕、風量指示燈並不會熄滅,因此在全黑的房間內還是算蠻亮的,我自己的做法是用膠布貼起來,如果對光非常非常敏感的人可能需要考慮一下這個部分。



網路上有更多專業的3C賣家有專業的風速計、PM2.5監測儀以及分貝計在測試每一台機器,在數據的部分我就無從提供了,但是依照自己購買一年來的心得,在晚上睡眠的時候真的比較不會有鼻塞的問題,同時起床也不會一直"包水餃"了。

當然如果你是早上冷到流鼻涕,那我想你要買的是電暖器而不是空氣清淨機XD

如果家住中南部建議還是都要在臥室放一台空氣清淨機,可以讓睡眠品質提升不少。不過記得如果是在臥室使用的話,選購時記得多考慮機體的LED燈以及音量的問題,可別舒服了鼻子結果害到耳朵跟眼睛呢。

羅技M590 Silent 藍芽無線滑鼠開箱



今天要開箱的是這款羅技M590 Silent 無線滑鼠,因為在前幾天買了一台New surface pro,然而因為它上面僅有一個USB的插槽(怒),無論使用2.4GHz的無線滑鼠或是有線滑鼠都會占用到那唯一的Port,但是我又不想要外掛一顆USB的集線器,因為我覺得這樣會破壞整個的美感XD

於是我物色了很久後,選擇了這顆羅技M590 Silent藍芽無線滑鼠,其實藍芽無線滑鼠的選擇本來就不太多(而且價格多半不斐),而羅技是我一直以來很常使用的牌子,整體的造型我覺得也蠻不錯的。在差不多的價格下,我本來想要購買的是微軟設計師款藍芽滑鼠,但是後面因為有網友說設計師款那顆的滑鼠曲面比較扁,如果是男生的手的話使用起來不是很好,所以才決定選這款。



這顆滑鼠使用一顆三號電池供電,號稱可以使用兩年,不過我無線滑鼠這樣用一用,我覺得還是使用完後保持好習慣關閉開關,才是最實在的省電方法。而且滑鼠的電力也跟使用情形有相當大的關係,關於這點我還是保持客觀的態度。(反正我用充電電池)



在使用上也很簡單,打開藍芽裝置的設定頁面後開啟藍芽,電腦會出現該滑鼠的名字,然後點選就能連接上了,使用起來很簡單。



買藍芽滑鼠的目的就是要省下那個僅有的USB Port給隨身碟或我的開發版使用阿!!



實際的使用情形我感覺手掌的弧度是相當符合的,以男生來講我的手算中間,不大也不小。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購買羅技的滑鼠的關係,因為我覺得便宜又好用(先說我不玩遊戲)。



只是看了別人的文章之後才知道,原來這顆滑鼠除了左邊的兩顆上下頁按鈕,中鍵左右本身左右搬也是有兩個按鍵,而且這顆滑鼠還有羅技特有的FLOW功能(這顆滑鼠是能支援此功能裡面最便宜的),同時這顆滑鼠支援藍芽與2.4G無線,所以可以快速地在兩台電腦間切換。(只是說了這麼多對我而言好像滾輪跟左右鍵就夠了XD)

不過FLOW與自訂按鍵這些功能都要下載Logitech Options才能使用。
實際使用起來也很快速,安裝好就會自動抓到滑鼠了。



同時中鍵與中鍵左右側總共有三個按鍵可以進行自訂,對於我這個一直都是用送的滑鼠的人來說,還真的不太習慣連滑鼠都要進行設定的感覺。



而兩台電腦都安裝好Logitech Options之後,就可以開啟FLOW的一個功能,實際在使用上就很像一台電腦雙螢幕的那種感覺,但實際切換的過程還是有約0.5~1秒的延遲,尤其從插2.4G的電腦移動到藍芽連接的電腦特別明顯。但是複製的功能的確好用,無論是檔案或文字都可以快速地複製貼上,雖然...我還是用不到。



不過實際在使用上,因為我很少做兩台電腦間頻繁切換與剪貼的工作,這些功能我都用Feedly、google keep或是雲端硬碟取代,而且加上FLOW還要另外安裝軟體的關係,所以我還是一般使用就好了,我覺得我真的是被傳統的便宜滑鼠給制約太久了,完全不習慣多按鍵式的一個滑鼠。

不過認真要說這顆滑鼠手感相當的不錯,如果不論FLOW或雙切的功能,它靜音按鍵的設計非常非常的好,尤其是晚間家人在睡覺的時候,這顆滑鼠在點擊幾乎沒有任何的聲音,還有滾輪的間隙加密的設計,讓滾動時的間隙更細緻,不會滾一格卻跳好多頁的現象產生。

當然靜音就只是換上了靜音微動開關而已,比起按鍵的微動開關(畢竟這個壞了我能自己換),我更在意的是滾輪所使用的是編碼器還是光柵,因為編碼器用久了都會磨損,導致上下頁會跳來跳去的,而且編碼器本身又不便宜,換了也是一個成本。幸好在看過這篇拆解文章之後我想静静 — Logitech 罗技 M590 多设备静音无线鼠标 开箱證明了這顆M590滑鼠是使用光柵的滾輪感應器,耐用性就大大的提升了(幾乎不會壞)

如果以玩遊戲的角度來講的話,我就不知道這顆滑鼠是好是壞了,因為什麼DPI與刷新率的數據我實在無從體會,不過整體而言靜音按鍵與細緻的滾輪已經給我相當的好感,主要還是為了搭配surface pro所以才會添購這顆藍芽滑鼠,如果有選購藍芽滑鼠的需求,可以參考看看。

Microsoft New Surface Pro 平板電腦開箱



今天上班上到一半,突然有一個冷藏的包裹寄來,上面還貼著精密儀器,我本來以為是誰送給我的水果禮盒,結果.....原來是我訂的Surface pro到貨拉!!

只是我萬萬想不到為什麼要用冷藏車來送我的貨阿!
物流公司難道不知道儀器類的東西冷藏完恢復常溫會凝結水汽嗎。

這次我購買的有送office 365一年、23吋筆電包、螢幕清潔組與法國FORUOR不鋼餐具組。
應該早一天買的還多送露營燈扇組XD



拆開包裝後我只能看著它苦苦地等,等待它稍微恢復常溫才能撕開它的熱縮膜,不然一旦溫度低的情況下打開,可是會使得內部表面產生水珠。我購買的這款是i5-7300U/4GB記憶體的機型,不過我並沒有一併購買手寫筆,因為加上手寫筆的價格真的不斐,而且我本身沒什麼在使用手寫筆的一個習慣(繪圖),所以我就把這筆錢省下來了。



拆開後裡面有一個平板電腦與鍵盤組,如果買這台電腦不搭配鍵盤可就是自廢武功了。我會購買這款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我本身有一台IPAD,但是在使用時總是相當的不方便,偶爾想要寫寫程式與文章,在IPAD上總是效率不好(寫程式更不用說),但說到底畢竟它是平板電腦,所以這樣比較並不公平。



拆開後就看到一台平板躺在上面(我還真不知道要稱呼它平板還是筆電),這台電腦搭載的螢幕是12.3 吋 PixelSense™ 顯示器 ,解析度高達2736 x 1824 (267 PPI),不得不說這塊螢幕真的非常的漂亮,同時螢幕比例是3:2,對於我這個不玩遊戲的人來說是蠻適合的,同時還支援10 點多點觸控,有時候瀏覽網頁用點的也行得通。



按下開機鍵時心中充滿忐忑,幸好冷藏沒有害的主機壞掉,拆開後就趕緊檢查各個接口、音量與螢幕等等是否正常,還好沒變成磚塊!



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個設計,同時是平板又是一台筆電,當初在購買這台電腦時其實是很擔心的,因為聽說這種分離式的機型多半效能都不太好,但是我實際在使用上是相當的足夠。只是在程式燒錄與編譯、多分頁同時開啟時會有稍微的頓挫感,但因為這個時機並不多,所以並不影響使用上的感覺,平常打文章、上網看影片與資料的編輯都是相當的足夠,但如果要買這台電腦來打遊戲我個人還是不太建議的,但小遊戲我相信還是能勝任就是!



在支撐架的支架鉸鏈也進行了相當大的改變,相較於上一代,新的機型開啟的角度可以高達165度,而且使用起來完全沒有強度不足的問題(軟腳)。



這個磁吸充電座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正插反插都沒問題,還不用擔心絆到線會讓電腦摔落。同時充電時也會有白色的指示燈提示,相當的有質感。



重點還是這個鍵盤,它就是讓我下定決心買這台電腦的原因,那時候在賣場看到展示機,一靠上去打字,我就知道我要的是它了,無論是在質感與厚度上都相當的完美,而且手靠在上面打字也不會有支撐力不足的問題,同時這麼薄的厚度又能做到相當棒的回饋感。

比較可惜的是我買的這款不是新款的鍵盤組所使用的Alcantara® 布料,新款的布料在展示機上我有體驗過,整個只能用工藝品來形容,不過礙於價格我還是妥協舊款的鍵盤組了,但這款鍵盤質感上我覺得還是相當的不錯,至於布料的耐髒度就要靠時間來證明了。



鍵盤的安裝相當的容易,採用磁吸式的設計只要靠上去就可以連接,同時在搭配一顆無線滑鼠就變成一台電腦了,比較可惜的是整台電腦只有一個USB接口(這是我覺得最大的敗筆),如果說使用一般2.4GHz的無線滑鼠的話,接收器就會把整個接口給佔滿了。也因此買這台電腦真的有必要買一顆藍芽滑鼠來搭配才行。



鍵盤的質感相當的好,同時並不會因為它的厚度而犧牲了輸入時的觸感,打起字來跟一般的筆記型電腦一樣,舒適且回饋感良好。至於觸控板的部分我是覺得普普通通,左右鍵的按鍵我個人覺得回饋不太好,但我個人是一定要使用滑鼠的人,所以觸控板對我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了。



闔上後就像一台裝了保護殼的平板電腦,但誰也想不到打開來它就是一台筆記型電腦。



筆電的變壓器附上的是44W的充電器,電壓為15V(2.58A),同時變壓器旁還有附上一個USB的充電座5V(1A),方便使用者一邊充筆電一邊充手機(因為常常在外辦公都是使用手機分享網路給筆電),這真是非常非常棒的設計!



在鍵盤的大小寫與Fn鍵的部分,上面都有一個小圓點,會透過亮光來顯示目前的狀態。



鍵盤的本身帶有背光,方便夜間使用時辨識鍵盤的位置



整體機體的背部沒有任何的凸出,非常的平整。
不過也因此我在放置在桌面上的時候都蠻小心的,深怕會刮傷。



整體的支撐性相當的好,而且角度的調整性又高,同時螢幕的解析度又相當的不錯,所以整體使用起來相當的舒服。



在繪圖的模式,絞鍊的角度可以開到165度,是相當接近平躺的一個角度了,但是我個人沒有繪圖的習慣,而且我連筆都沒有買,所以這個還是參考就好。



鍵盤下方的磁吸座,我個人覺得隱藏的蠻好的,而且鍵盤固定上去後的吸附力也很強,我唯一擔心的就是可拆換的鍵盤內部,它的排線會不會因為用久了凹來凹去而斷掉。



體積上比IPAD大上一些,如果要概觀的了解就大概是一張A4紙的大小,然後厚度約1塊錢的一半(不含鍵盤)。



厚度也是讓我很滿意的一點,而且重量含鍵盤才一公斤上下,攜帶超方便。



微軟在去年也同時推出了Surface Laptop筆記型電腦,這就是一台"正式的"筆電,因為它的鍵盤就不像Microsoft New Surface Pro這樣可以拆卸,但是因為我有時候會習慣在床上看Youtube或滑滑網頁,所以我又想要有平板的一個方便性,因此才選擇了這個機型,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採取原生的Windows10作業系統(不是閹割的),所以用起來就跟桌上型電腦一樣的順手,完全感覺不出來它同時也可以是一台平板電腦。

但是如果是單純娛樂需求,例如玩APP遊戲、追劇與看網路的使用者,我覺得還是拿一般的平板電腦比較實在,因為New Surface Pro說到底它畢竟還是一台電腦,無論續航力以及發熱的程度都跟平板電腦無從比較,但是在效能以及生產力方面,我認為是相當無懈可擊的。

寫到這裡,接著就要讓時間去證明一切了,因為在購買前還是看到網路上許多有關死機、壞掉無從修理的一些災情,同時國外的高退貨率也讓我想了很久才決定購買。使用到現在約三天的時間,目前還沒有出現任何狀況,在我的使用上我認為相當的滿意。希望這台電腦可以陪伴我完成更多的專案與寫出更多的文章。
(20230207補充:我在2020/11/18的時候觀察到螢幕開始有澎起的現象,結果發現是電池變形造成的擠壓,我後面聯絡windows的客服,並且拍照與錄影故障狀況之後,他們直接寄一台新的給我,算是蠻豪邁的。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台電腦在使用的時候螢幕好像都會有“閃爍”的感覺,這陣子也鮮少使用就是了,因為這台也有點久了速度越來越慢。)